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2-2-1 推薦自然領域人才 林莞如老師


        林莞如老師20年前就開始使用合作學習,並透過教師社群的合作,進行協同教學。老師認為,傳統講述式的教學仍有價值,但教學方法須與時俱進,傳統教學也能融入多元資訊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不要逼魚學爬樹、然後斷定牠失敗」,每位孩子的學習風格不同,老師教法和評量方式要多元,才能帶起每一個孩子。

        一個會帶領學生學習的老師不會流於形式,而是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單元善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網路資訊能夠快速取得的時代,或許有一天老師會被電腦取代,但是一個善用資源,與善用教學活動帶領學生與時俱進的老師是不會被取代的。

目前林莞如老師參與教育部的科學探究課程設計計畫,有興趣的人也可參與此計畫,並嘗試設計科學探究課程教案設計(http://120.107.169.113/)。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1-2-1分區巡迴輔導相關107課綱文件連結

本文為臺中自然輔導團分區巡迴輔導討論「107課綱下的自然科教學活動」之相關文件連結。部分資料為舊資料。

 

關於12年國教(107課綱)的最新消息與檔案,請參考官網"協力同行":

網址:http://12cur.naer.edu.tw/



***********************************************************************************

第一部分 107課綱是什麼?

教育部將九年一貫課綱和高中職課綱統整為十二年一貫課綱,這是台灣第一部從小一到高三、十二年一貫的課綱,因預定於107學年度開始逐年實施,所以也稱為107課綱。

未來的國中國文,每學期將增加至少三篇的「自學課文」。
國中數學也將學習用計算機計算開根號、三角函數等複雜的數學式。
國中科技課要上程式設計。
自然科新增的「探究與實作」,更要跨科學習,更貼近生活。
以下節錄 新課綱對於教學現場的影響,可能比您想像的更快、更廣!部分文章內容。
曾經看過課綱的請舉手。
很多基層老師對於新課綱,其實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很多老師認為課綱是給教科書廠商編書的依據,只要教科書編好了,選了自認適合學校的教科書,再依教科書備課、授課即可,新課綱改變如何,與我何干?
如果新課綱與九年一貫課綱因為領域學習時數不同。對於少子化浪潮襲擊下的國中,將造成學校可能有缺額出現時,在國中現實的問題將產生:
學校中哪一個領域會超額?
哪一位老師將是學校中第一個超額老師?
哪時候會開始影響到現場老師?

用兩張表格說明兩階段課綱之間的大不同,尤其在國中階段,領域項目與領域每週授課時數的不同,將會影響整體學校師資配置與員額管控。

(一)九年一貫課綱課程規畫與時數表:

九年一貫課綱各學習領域表

九年一貫課綱只規定領域、與領域學習總節數,各領域學習每週授課時數則有較大彈性。(也代表爭議多~)

(二)十二年課綱課程規劃表: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學習領域與學習節數分配表,各領域與時數分配已經由教育部訂定,以前的領域學習時數有彈性調整空間,基本上沒有調整的空間,採固定時數在進行員額調控時,顯然爭議也會較小。
時數變少的是:英語時數幾乎都會變少,自然與生活科技分家,資訊課程與生活科技組成科技領域,現有師資顯然不足以因應未來的課綱需求,一部分原因是資訊課程原來只有40節課(七年級上下學期)為主,生活科技課在以往合併於自然科,但又沒有納入基測或會考的考試範圍,在現實升學競爭的考略下,生活科技(過去的工藝課)老師過去十幾年九貫課綱下,大部分已自謀生路轉型進修第二專長,還堅持在線上的生活科技老師已屬鳳毛麟角,但在動手做與強調體驗實作的教育趨勢下,科技領域的學習,終於給科技領域老師有發揮的空間了。

誰要先被超額了?



第二部分   相關檔案連結:

  1. 107課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發布版
  2. 107課綱/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3. 107課綱/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Q&A
  5. 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信賢主任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總綱解析與實施準備
  6. 中正大學 林永豐教授   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核心素養與十大基本能力
     

第三部分   整理後的內容下載:

  1. 自然領綱(國中物理化學科學習內容說明).pdf
  2. 自然領綱(國中生物科學習內容說明).pdf
  3. 自然領綱(國中地科內容說明).pdf
  4. 自然領綱(國中跨科議題舉例).pdf
  5. 課程變動整理.docx
  6.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發布版.pdf
  7. 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草案.pdf
  8. 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pdf

現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1. 九貫課程綱要.doc
  2. 九貫能力指標.doc
  3.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修訂說明.doc
  4. 自然綱要修正對照表970917.doc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2-2-3 活用分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分享

        平常在學校都有使用分組合作學習,在領域教學研究會時同事特別要求,請我說明要如何帶領學生合作學習,幾個人一組、一定要有角色分配、異質性分組、小組積分嗎?平常上課有進度要趕,讓學生分組報告不會浪費很多時間嗎?我想其實大多時間都是老師想太多,因為課本的內容其實不多,如果老師的要求不要這麼高,只要求學生懂得課本中的東西,我想時間應該是夠的,以下就是我平常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分享!

        使用分組合作學習時,大部分的老師都會有這些疑慮:太麻煩、需要自行設計教案、學生都很笨(懶)、直接講比較快!我自己的分組技巧是:一組不超過四人才不會有人晾在旁邊無所事事。至於要怎麼分組,學生分、按座號分、按成績分、異質性分組、同質性分組還是隨便分都是可以的。主要是看教師的需求是什麼。大部分的老師都會考量學生的人際關係、性別比例以及成績高低來做異質性分組。但我大部分都隨便分,通常以座位附近的同學為一組,因為生物是一年級的課,學生才剛從小學升上國中,我也不認識他,也有很多學生也還互相不認識,所以一開始我會採用座位附近,或是進實驗室時直接採用座號分組。等到開始有評量時,也比較了解學生們的個性時,才會根據課程難易需求,並考量評量成績來做異質或是同質性分組。

        其實不僅是老師覺得麻煩,學生也會覺得麻煩、成績好的同學會覺得被同學拖累、甚至覺得學得比較少、老師直接講比較快。但是課程一旦開始後,學生會覺得:很好玩、學到很多東西、可以教別人或被別人教、別人聽懂時很有成就感。漸漸的會要求老師可不可以都這樣上課。其實老師被這樣要求時,也覺得超有成就感的!我認為學生在分組合作學習時可以學到:分工合作、領導能力、溝通討論、欣賞他人、問題解決、知識不是絕對等能力。這些能力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在分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潛移默化學習到的。

        以下是在分類單元中實行分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課程分享:
(一)主題:原核、原生、菌物界;分組:同質性分組;書面資料:海報;報告:周遊列組。心得:使用同質性分組,讓學生自行討論,高成就組別不需要老師介入就能夠表現得很好,低成就組別一開始需要老師關心,一群低成就的學生中,也會有領導者出現,而且程度差不多,因此發言時較有自信,周遊列組報告時,因為每次異質性分組時,都不是主要報告員,但這種方式報告,每個人都有機會報告,能夠講完且讓同學聽懂,感到很有成就。

小組討論
 
周遊列組報告,連導師也來旁聽

(二)主題:植物界 ;分組:拼圖法,專家小組:同質性分組、學習小組:異質性分組;書面資料:每人完成一本植物界小書;報告:在學習小組中教會組員。心得:學生認為可以跑兩種組別很有趣,完成植物界小書很有成就感。老師的角色仍然是以協助為主,在專家小組時主要還是協助低成就學生。在學習小組時,透過拼圖法中各組不同領域的專家,拼湊出植物界的重點,並整理成小書。

 專家小組討論

學習小組教學

植物界小書


(三)主題:動物界 ;分組:隨機;書面資料:每人選一種動物畫同,並將特徵做文字描述;報告:以第一人稱報告所繪之動物;統整:仔細聆聽其他同學報告,找出相同特徵之動物;評量:翻卡遊戲。心得:整堂課超歡樂的,動物圖卡是回家作業,透過繪圖認識動物們的特徵,所以同學們畫好之後用抽籤來決定報告順序,因為以第一人稱報告,使得報告變得很有戲,還會有同學帶道具來報告。分類的重點是特徵,透過報告找出相同特徵的動物,是同一門或綱的動物,藉此分組,邊玩邊學。翻卡評量時,非常競爭,找到兩種同門或同綱的兩張圖卡讓老師認證就能得分。非常有趣,學生在玩樂中就學會了。

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

同門或同綱的坐在一起,代表同組

翻卡評量找出兩張同門或同綱的動物

給老師認證成功,超開心

總結:能夠讓學生整堂課都醒著的教學法,就是最好的教學法,分組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很忙沒時間睡覺。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3-1-2 106.03.03-領召會議第一梯在漢口國中

106.03.03,輔導團在漢口國中進行第一梯次的領召會議,並邀請林宣安老師以自製電池實作進行分享,並協助規劃、提供諮詢,支持學校辦理校本進修活動或學校專業社群。
以下為部分活動相片紀錄:





1-1-2團員增能研習

重心平衡的探究教學

作完這玩意
發現這應該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力矩探究教學
用PEO的模式就可以很好玩
筆記一下
1.單純立一個70度角的水管,可能嗎?立不起來,為什麼?水管產生了什麼方向的力矩?支點在哪裡?畫圖看看
2.如果要讓水管立起來,從理論的角度來說應該怎麼作?
(再製造一個反向的力矩,而且大小要剛好...其實差不多就可以,因為順時針的力矩支點的位置不一樣,是否要說到這麼細,看學生程度再說了)
3.所以我們在水管上方"斜角"放一個玻璃瓶,猜猜會發生什麼事?為什麼?你能不能畫出力圖?

4.那如果改放在下方呢?猜猜看(會往玻璃瓶的方向倒),為什麼?
5.所以如果我要在下方放玻璃瓶,從"理論的角度"來說應該要怎麼作?(減少順時針方向[玻璃瓶方向]的力矩,減少力臂或減少重量)
6.想想應該怎麼作?換小瓶子試試看,平衡了嗎?這是減少力臂或是減少重量?(都有)

7.如果我堅持用原本的大瓶子呢?可能作到嗎?重量沒有變,但我們可不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減少力矩?(減少力臂)

8.那如果我將小瓶子放在上方,猜猜看能不能平衡?不能,可以怎麼作?(增加順時針力矩,增加重量或增加力臂)像剛剛大瓶子一樣水平放可以嗎?(水平放力臂會變大還是變小?)

9.所以我們發現大瓶子以斜角放置,在上方就可以平衡水管,但小瓶子就要放在下方才可以,這兩個產生的力矩是否一樣?誰的重量大?誰的力臂大?
10.動動腦!!兩個同時放上去會平衡嗎?

11.動動腦!!看看以下的兩種情況,為什麼大瓶子在上方以斜角和水平角度都可以平衡? 
12.動動腦!!如果我要在上方放"水平"放小瓶子,可能嗎?應該要怎麼作?


先記錄一下
上到九年級的時候再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