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107.3.23共備工作坊第一場次(何憶婷老師)

【說明文閱讀理解策略】
  輔導團本學期共備工作坊第一場邀請到台南市中山國中何憶婷老師與台中市的老師分享「說明文的閱讀理解策略」,如果老師們在Youtube以「何憶婷老師」作為關鍵字搜尋,前6個影片都是憶婷老師於各場合分享的影片,非常適合老師們回顧、自學。

  何老師先以自己踏入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的契機開場,再談教學現場國中生的閱讀困境與自己校內遭遇的狀況,然後切入說明閱讀理解策略的架構與教學模式,何老師以自編之學習單帶領在場研習老師實際以原子筆、螢光筆進行每個示例操作,教師在共同備課歷程中如果能做好前端的文本分析工作,在閱讀理解策略融入學科教學可更快上手。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20180316 領域召集人會議-素養導向課程

一、開場:舒富男校長
二、青年高中賴建成校長致詞:
(一)素養導向的探索教育
未來為高度變動時代,具公信力研究機構研究發現:孩子未來的工作大多未出現,因此為師者應思考該給孩子什麼?給孩子職業能力之前要讓孩子先為人,有人的素養基本素養,才可更前行。因此我們引導探索教育課程,探索教育是素養導向,有層次性統有目的的課程,有溝通協調能力、有團隊合作能力、有系統思考能力、有解決問題能力、有創造力這就是探索教育的目標,也切中未來教育。
(二) 基本品格能力建構後,課程朝客製化,以符合每一位學生需求.
(三) 反思:有沒有更好?有沒有更快?有沒影更正確?---培養孩子不斷更好及永不放棄精神。(雞蛋從外打破識食物,由內打破是生命)
三、素養導向課程-以科普閱讀為例(專輔賴貞伶老師)
(一) 課程體驗
初階閱讀文本及討論1-生物學大突破、打破演化法則                                                         
明珊老師分享討論內容
進階閱讀文本及討論2-美國蟑螂前後軸逆化之演化
夥伴熱烈討論文本的真偽

(兩篇都是很需要專注討論的文本,真是太有意思了!初階版可用於一般班級同學討論,進階版可以讓資優生好好燒腦!)

(二) 108課綱之素養課程教學德四個原則:
1. 注重學習歷程、方法與策略
2. 結合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3. 強調實踐力行的表現
4. 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
(三) 寫下剛才體驗課程活動是否屬於素養導向課程?
課程體驗後的省思
1.    就四個面向:情境、統整、策略與實踐行討論
就素養導向課程四面項討論
采靜老師的分享非常精彩

2.    分組分享
(1) 四箴國中葉宜瑞老師
   A.   情境-教導媒體識讀能力,情境貼近真實情境與生活的就是好例子
   B.   策略:提供可思考的題目:
策略1:教學生判斷文本真偽的方法
          根據:講座請老師以學生角度回答問題,想帶入老師討論如何引導學生判斷文本真偽,但因為老師都以老師身分回答問題故形成第二策略
策略2:老師本身學習如何判斷文本真偽,因此學會了很多判斷文本真偽的方法
C.  統整:策略之所以轉彎(從策略1到策略2)是因為老師們的答案未符合策略設定,如果適時拉回就可回到原先設定的目標
D回饋:學到許多教學方法,但對利用媒體識讀來體驗素養導向課程連結上仍讓我還沒有強烈連結.另外感謝貞伶的用心!我拿到了2包小雞麵! 
(2) 新光國中陳詩文老師:欣賞策略部分,可以去思辨:當文本發下,就會有正反立場,可以去聽別人想,並提出更進一步論述,這個反覆思辯過程很好且重要
(3) 中山國中葉佐駿老師:引發動機的情境設計很重要,策略有陽春與進階版,還可以讓孩子畫兩條線,讓孩子根據彼此論述,隨時移動,可見統整要用紙筆寫下。實踐端要觀察學生是否有在改變思考模式或修正思考模式
(4) 大雅國中楊鍾鳴老師:情境以報紙更好,再分組去討論。在策略上學生喜歡辯論,所以引導到論證思辨,強調證據的正確性。實踐上要再發第二篇報導讓學生實踐練習
(5) 光榮國中蔡采靜老師
       1.提供的文本素材必須選擇和所學的有關聯,一開始應用的文本最好是老師自己設計的,較能符合所需,字數儘量控制在500字以內。
      2.正式應用的時候,要先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必要的時候先給予基本知識。
      3.給予文本時,先要求學生閱讀、分析並歸納文本的重點內容(可以從關鍵字開始,再要求關鍵句)。
      4.請學生判斷文本中是否有不合理之處,並將自己覺得不合理或有問題的地方指出來。
      5.請學生判斷此文本的真偽,並說明為什麼。
      6.如果文本有錯誤之處,請改寫為正確的。如果文本是對的,請根據文本,結合所學過的知識,設計2~3個問題。
      7.給予新的文本,請學生用獲得的技巧分析文本,之後於課堂上分享。
(6) 雙十國中蔡禮文老師:情境架構應考略學生背景知識,策略可以很彈性,多重面向,實踐包含除了實驗外如何去找佐證資料,並加強自己的論述。最後再進行歸納分析。免洗餐具的使用是否正確?過去是對的,現在不一定是對的
(7) 光正國中許淑娟老師:只要讓學生討論是否可設實驗進行探究,另外可以請學生找到結論,並嘗試設計實驗強化證據,及檢驗證據是否可說明結論
(8) 東華國中林志隆老師:情境可引請動機,策略有傾聽同學發言,統整部分可以讓同學歸納統整,老師引導更精緻思考。


             今天從文本分析體驗討論分享到思考如何利用文本進行科學閱讀老師們討論後都很快速連結了自身教學經驗結合情境.策略.統整與實踐四面向形成各具風格的教學模式,~台中市的自然科老師實在是太棒了!我沒有100個萬可給但忍不住給大家100個讚了!)

四、下回預告
1.    領域召集人會議採分區方式
2.    劇透時間
(1) 搞懂科學文本的的101種方法談說明文的閱讀理解策略(台南中山國中何憶婷老師)
(2) 電影與科普導讀的水乳交融-讓國中生也瘋狂的瘋狂科迷俱樂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劉德祥主任)
(3) Talk just like TED talks—專為學生設計的高校表達利課程(台中一中陳光鴻老師)
(4) 越玩越起勁的跨領域課程設計彈性學習課程的多面向與實務經驗分享

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科學學習中心教案—誰讓恐龍消失了

        這個教案對於本校科學探究社社團的學生而言稍有難度,社團學生是國一與國二學生,還沒有學過地科。但是如同恐龍學家貝克說的::「每位孩子都曾迷戀過恐龍,就像每位孩子都曾發過水痘一樣。」社團的學生們也不例外,大部分都曾對恐龍有興趣過。所以上這個教案時,一開始有同學感到不安,因為這些東西沒有接觸過好像有點難,不知道如何討論。可是我發現慢慢地引導,同學們還是有辦法討論的。
一開始先說明科學家針對地球歷史依據地層上的證據,所發生的重大地質事件劃分地質年代做介紹,並說明科學家發現KT界線的歷史背景,並做小活動,發下世界地圖,找出KT界線出現的經緯度。因為地理課學過經緯度,數學課學過座標如何標定,大家很快就上手,也就開始放鬆了。

        然後再介紹當初科學家提出哪些假設來說明恐龍消失,並進一步說明像這樣的假設是無法做實驗驗證的,並不是所有假設都有辦法在實驗室中設計實驗,歸納結論。只能慢慢一點一點地尋找相關證據,來證實自己的想法。所以當時沒有直接證據來證明恐龍的消失是因為隕石撞擊造成,但是在KT界線上找到一些特殊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否夠間接證明恐龍的消失是因為隕石撞擊呢?依序發下圖卡,請同學討論這些證據能夠支持恐龍滅亡是因為隕石撞擊的這個假設,用一到五顆星作為評價。

 
        學生們非常認真討論,也從一開始對自己沒有信心,而慢慢地藉由討論而產出很多想法,而自己論證這些證據支持恐龍滅亡是因為隕石撞擊造成的強度。最後上台報告,並能侃侃而談,深深覺得學生經過一學期的課程之後,進步很多。




        大家基於恐龍滅亡是因為隕石撞擊的這個假設,來論證一個一個的間接證據,慢慢地討論出證據強度,有條理的報告。最後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雖然背景知識不足,但也可以經由老師引導而產出結論,而感到有趣。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上這個教案了,但是每次都因為學生的特質不同,上起課來有不同的感覺,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課程。但不管是哪一次上課,最後學生都會說這個課程非常有趣,所以是一個上完會讓人很有成就感的課程。而這個課程也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其實每一個科學事件,並不單純是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而是包羅萬象的,它可能包含了天文、地科、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數學,要自己去查許多或學習許多知識,才能看到一個科學事實的全貌,所以各個學科之間都是相關的,不能夠偏廢任何一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