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分區輔導]桌長心得~另類理化作業


2014.11.28,台中市自然輔導團在東山高中舉辦分區巡迴輔導,這次依然是採取世界咖啡館模式,讓參與的老師能依喜好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參與討論。


照例擔任桌長,這回定的主題是"另類理化作業"。 一直這麼認為:『如果有多元化的作業,就不會只看考試分數而去衡量學生的理化學習了。』趁著當桌長之便,挑了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聽聽別校老師的做法,交換經驗。慣例請老師們寫下簡單介紹,與聯想到的幾個關鍵字。
提出者 三個由"另類理化作業"聯想到的字詞
 蔡老師 傳統紙上作業
蔡老師 成就感、報告、模型 (維管束)
黃老師 電影(星際效應)、科學玩具、 照片(日月蝕地形)
黃老師 學校在地素材、考察地質構造、特色生物、調查當地產業
曾老師 分組查資料報告
陳老師 學生表演太陽系日月地互轉模型
朱老師 教具製作、影片分析分享、分組報告
張老師 回家體驗再報告、上網查資料再提供
羅老師 用不同顏色瓶蓋+牙籤,做簡單分子模型
根據有限的記憶,整理幾個內容:
東山國中的另類作業是全校一起來,利用暑輔進行主題式教學活動與學生創作競賽。國一新生安排太陽能車製作與比賽,國一升二學生則玩水火箭。透過有系統的教 學設計,讓學生改良自製太陽能車與水火箭,進行班級內與班際的競賽。中平國中則是透過在地巡禮,讓學生查找資料與拍攝相片紀錄比較學校附近的特色、調查當 地產業(養蜂場、枇杷、藍染)。
攝影作業也是自然科老師能發揮的。舉辦攝影比賽,或是配合校外教學活動,觀察與拍攝根地科相關的相片,並上台分享或是說明這張相片的特色。理化科可以從生 活去找尋具有科學的東西。生物科則是也可以透過拍照來記錄下各種生物或是特定生物(單子葉雙子業、五界)等變化或特點,不必為了花而摘採植物。
自然科不只在實驗中早就進行分組教學,也以製作模型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創作,製作分子模型,製作生物維管束模型,這些都是常見的方式。五權羅維權老師則分享 他帶學生製作分子模型的經驗。(這次見到好多五權的老同事,感覺好開心!) 羅老師讓學生利用寶特瓶蓋來擔任各種原子。市售的瓶蓋顏色有多種,以有機化合物來說,只要收集三種顏色就夠,分別代表碳原子、氫原子與氧原子。要製作什麼 分子呢?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生必須上網先找尋各種分子的結構,然後再以牙籤當作鍵結,透過鑽孔或是黏膠讓牙籤將瓶蓋與瓶蓋(原子與原子)結合一起。開學前 遷講好這個作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做得好的再加分回饋。有學生做出複雜的蔗糖分子,也有學生打混,例如製作簡單的水分子。羅老師則會特別要求學生 做出標準的鍵角。角度要怎麼量呢?嘿嘿,這是學生自己要解決的!

當桌長很好,可以從各校老師的討論過程中獲得很多想法~我幾乎都是聽。
上台報告是常見的方式,某位地科老師分享曾讓學生上台介紹台灣地質的經驗。全班分成6組,每組10分鐘。是否要分配北中南或是特定的地質特色?令我意外的 是,她告訴我~不必刻意分配,學生自然會依自己興趣找到他們感興趣的主題。即使是相同地方,不同組報告偏重的地方不同。就算真的一模一樣,聽到六遍也當作 是很重要,就多聽幾遍,也聽聽學生的報告技巧。學生們還會自己準備獎品與問答鼓勵台下聽講同學呢!當然,他們是一周二節地科課。以我們來說,一周一節地 科,時間很趕~就不容易做到讓學生上台報告了。
此外,上網查資料做成書面報告是當然是自然科作業。找資料做報告也能設定主題,羅老師曾在教資優班時代學生找基改食物的負面資料,刻意引導學生反思與 批判。我曾帶學生找過科學家,寫報告。只是,如果純上網找資料做報告,現在透過方便的搜尋工具,可能得到的並不是學生親自完成的作業,也就是可能是由抄襲 或剪貼資料而成。這時候,也可以改成讓學生找完書面報告之後,再做成投影片上台分享,如此~就算是現成的資源,他們也得展現自己的功夫將它們呈現出來。
關於學生查資料,一位老師分享非全班規定統一的個人化超另類作業。例如老師上課提到某的東西,鼓勵學生回去找資料,只要有同學繳交或主動找老師就能加分。 這時,老師還會根據學生回饋再給予搜尋建議,有興趣的學生會再更進一步查找並與老師討論。這種查資料作業是屬於個人化作業,算不算另類呢?當然算!!
讓學生演戲,並用手機拍攝整理成影片?看起來像是表演藝術的作品,居然也能成為地球科學科的另類作業!某位老師分享她曾將全班分成二組,一組是模擬日月地 的運行,一組則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要以真人演出方式進行。為求逼真,學生必須上網查找資料,知道行星轉速、公轉軌道等,擔任行星的同學還要邊自轉邊公 轉呢!最後,到期末,分享的是學生拍攝的影片。但我相信~在製作過程中有更多的番外篇是學生的收穫與樂趣!
理化老師常讓學生製作科學玩具,科學玩具也能當作業。一位老師分享她指定學生製作驗電瓶的經驗。這讓我相當好奇,從來沒有做過,更別說是讓學生一人做出一 個。她 告訴我們,她會帶一個驗電瓶讓學生看,再給他們一個星期的時間,指定一節課讓學生將作品放在桌上,並進行靜電檢驗。『學生會做嗎?會不會有學生不願意做? 做出來的真的會動嗎?』對於另類理化作業來說,多是用鼓勵的方式進行,有做出的給予加分或口頭鼓勵,有時候也會刺激未做 的同學也去嘗試。甚至有時候雖然做出了但沒有成功,反而製造機會讓同學相互討論。神奇的是,這類作業做得最好的常常不是學習高成就同學,有些平常不突出的 同學反而能做出讓人眼睛一亮的作品。
常製作的科學玩具包含浮沉子,空氣砲等,我自己帶學生做大聲公,甚至是科學活動學生的表現,也能解釋成廣義的理化作業呢!不是理化老師硬ㄠ,而是我們˙富 有變化!也聽到了養晶,讓學生養食鹽結晶。我自己是很喜歡這類動手做的作業,只要時間允許就會讓學生做。如果可以,要留時間讓大家分享或觀摩優秀作品。
這些另類作業是否能當作業抽查的內容呢?各校做法不一樣,有些學校堅持要以習作(實驗活動紀錄本)來做檢查,而有的學校,則會尊重老師們的想法,展示多元化的理化作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