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輔導團期末團務會議工作紀錄如下:
- 持續辦理共備工作坊,共備的流程及學習單製作。
- 3/9中小學期初聯合團務會議
- 4/13分區輔導:領域召集人會議
- 4/20網路部落格:莉芳,自評表口頭報告:貞伶
- 4/26教學小錦囊:斐虹
- 輔導員公開課:貞伶、莉芳、俊穎、昌宏
- 5/4學校申請課綱宣導:四箴
- 6/15-6/22:預計出國(美國、日本)
- 買各種轉接線工具包
- 環景攝影機,可以全視野地紀錄工作坊與研習過程中的學員互動。
- 新增的部落格文章要將連結傳到line情報站讓全中市老師都可以上去看到部落格文章
《月相變化真的好難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請問文中提到的月亮是上弦月、滿月或是下弦月?
今日溱岳老師公開授課的主題為月相變化觀察,在課室教學前的討論時,我對於上方這題充滿疑惑,不管其它輔導員們怎麼說明,就是完全無法理解,充分體會了當一個低學習成就學生的無奈與痛苦。
然而,在溱岳老師利用非常非常厲害的教具,把抽象到讓人很想死的月相觀察概念,變成很具體直觀的理解,讓我這個低學習成就學生,也可以在短暫的時間中學會這麼複雜的概念~
Eureka!!!原來地球科學是這麼有趣的學科~
反思:
1.若降低小組人數是否有機會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2.若移除競賽模式是否有機會增加低學習成就學生的參與?
3.若能在教學前先進行此活動,是否有機會把評量轉變成探究的學習?
感謝 林真彥 老師與自然輔導團的伙伴們,今日收穫滿滿^^
投身氣象預報50年/劉廣英讀史賞詩 盡是氣象風情
世人讀詩,強調意境,劉廣英卻獨具隻眼,看到了詩篇裡的氣象風情,例如他就認為張繼「楓橋夜泊」中的名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值得商榷,「霜生在地面,哪能滿天?應是古人為了押韻借用該字。」劉廣英以氣象專家的觀點分析,張繼當晚看見的是另一種水的結晶物─可能是「霰」、「雪粒」或飄落的「霧淞」,這樣的景象在寒流來襲的山區時可見到。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458607
「誰是古今第一音樂家? 是貝多芬? 莫扎特? 還是巴哈? 」2017的最後一天上班日,跟輔導團的神隊友們一起設計以「消失的音樂家」與「遺失的校長愛犬」為主題的密室桌遊課程。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大家激發出無敵的想像力,不但結合了科學、音樂、美術、數學及語文,而且還在現場立刻將空想化為事實,完成兩組完整的密室桌遊,並進行交換解謎大PK~玩到欲罷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