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20241108福科國中何莉芳老師原校公開課_簡單機械

單元:簡單機械-槓桿原理
說課:
1. 利用課本文字說明間單機械所要達成的省力、省時、改變施力方向等目標,但不能省功。
2.利用wordwall兩個小遊戲,評量學生能夠找到支點、施力點、抗力點,以及判斷工具使用時是省力、省時、不一定省力等的目的。
3.說明開瓶器用槓桿的兩種方式
4.利用木板、螺絲釘製作簡易開瓶器,並能成功開瓶,需拍照編輯支點、施力點、抗力點位置,以及拍成功開平的短影片。
5.利用五分鐘收尾,總結槓桿原理

觀課對象:福科國中306學生
1.學生以合作學習方式分組坐好,共分五組,每組約6~7人。一開始上課即很有秩序也很專注,平板小老師發好平板,平板放在一旁,沒有人動用。直到老師說拿平板掃QRcode完成wordwall任務時,大家才拿平板,非常守規矩。
2.每一次任務完成,老師皆會找一位同學上台統整剛才的任務,老師及時回饋及檢討。
3.發下工具開始DIY時,由於一下子發下太多東西,導致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汽水,老師還沒說明注意事項,就急著想要天馬行空的,利用各種方式開瓶了。
4.最後時間不夠,沒有時間收尾就下課了,收尾留待下一節課進行。
請學生上台檢討
完成wordwall任務

議課:
梧棲國中湘柔老師:
當天的課堂進行情況如下:
1. 專注度與課堂規則:
・學生整體專注度非常高,在老師未說可以使用平板前,他們完全遵守規則,沒有隨意動作或使用設備。
・老師將課文內容直接顯示在大螢幕上,且已將重點標示好,使學生能迅速掌握本章節的重點,減少逐字閱讀的時間。
2.學生知識基礎與測驗結果:
・學生已經學過相關內容,且在重複測驗中表現良好,錯題率相當低。部分測驗主要依秒數而非答對數來計分。
・老師請兩位學生上台操作,這個過程有助於增強全班的注意力,即便中間出現網絡中斷的狀況,學生們依舊保持穩定參與。
3. 分組活動:
・每組僅有一瓶飲料,學生在有限資源下進行討論並找到解決方案。由於只有一瓶飲料,學生們更專注且積極地合作。
・ 建議日後可考慮在講解完規則後再發放工具或材料,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操作前更專注於規則和步驟說明。
4.老師的引導與提問:
・老師在操作過程中給予適時的指引,例如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拍攝任務。這樣的提問與引導不僅幫助學生完成任務,也促進了他們的思考與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體而言,這堂課在專注度、操作活動的設計、學生自主性等方面表現優秀。
大華國中淑娟老師
1.課堂秩序:
・整體秩序良好,學生專注度高。
・能迅速抓到老師想要呈現的重點。
2. 課程中評量
・回顧國小的wordwall評量,雖然花很多時間,卻也在不斷思考做決定的過程釐清支點、施力點、抗力點,可達到精熟學習的目的。
・獨輪手推車大家因為不熟悉,因而無法判斷,透過老師找一位學生上台釐清與說明,總結學習成果。
3.分組活動
・wordwall是個人學習與評量,但是開瓶器DIY就是分組活動了。日常可能看過開瓶器,但不見得會用,製作開瓶器時,學生們一拿到材料,就躍躍欲試,並且自動自發合作起來。
・唯,一下子拿到所有材料,導致有些混亂,並且無法聽到老師的指導語有些可惜。
4.建議
・發下小組材料時可以分批發放,先發木板與螺絲釘,說明注意事項,小組完成開瓶器後,再領飲料。
・原先教案設計是先發一人一瓶飲料,但學生一開始只拿一瓶,反而讓大家很專注地要解決問題,達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整體而言,雖然沒有時間做收尾,但仍然是有趣精彩的一堂課。
忠明高中賴志忠老師
1.載具使用:學生很投入並熟練的使用平板,很有秩序,很快速上手,很不錯。
2.連結舊經驗:使用wordwall連結國小學習的槓桿經驗,馬上測試並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效果非常好。
3. 課程總結:整堂課很精彩,也很緊湊,但最後開瓶器的討論,可能不要討論施力或抗力方向,而是要以力矩的方向來討論,可能比較容易去判斷。否則開瓶器是一個系統,螺絲釘與瓶蓋也是一個系統,會有點複雜。
福科國中何莉芳老師

我自己本身上完課也是覺得DIY的部分有點混亂,真的要像各位說的一樣材料不要一次發下去。然後多元評量拍照片與拍影片的部分,雖然每一組都有很多台平板,但學生都只有拿一台拍,需要提醒學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