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合作學習之一刀未剪724版 part II

 

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雖然有許多的益處,但學生小組內分工不均的狀況,始終是我最大

的困擾.以下是今天孩子們的上台分享,依然是3-3光合作用的單元內容,可以看得出來孩子

們真的是非常努力,表現出來的成果也遠超過我的想像,一整個超極滿意~

雷小妹連續兩天在凌晨12:45被我提醒要去睡覺...

今天的報告不知道是用多少青春痘換來的?

今天不知道相機發生什麼狀況,在錄影的過程中一直無預警地中止,不過,這些小小臨時狀

況完全不影響鈺婷穩健的台風,雖然中途有一點小小的遺忘,然而無傷整體的優秀表現~

讚啦~

第一次段考後班上出現的新同學,第一次上場就有讓人驚豔的好表現~很期待接下來會與原

班的孩子們激盪出怎麼樣的火花?

為了解決合作學習分工不均的困境,查閱了相關的文獻,引述王金國(1999)在教育研究月刊

發表的文章部分內容,提醒自己該留意與努力的地方:(原文

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的參與機會及影響力與其地位有密切的關係。Cohen et al. (1999)  從期

望地位論  (expectation states theory)1   中指出,個人的地位特質會影響其在小組中的互動

與影響力。一般而言,學業表現較差、不熟悉教師教學使用的語言、或社交較孤立的學生,

常被視為低地位  (low-status)  的學生。

這類的學生在小組中較少參與、較常被忽略,較少被給予使用材料或參與活動的機會。在小

組合作學習中,若有上述問題出現,就稱為地位問題(status problem)。而這種地位的高

與低,是學生對自己及對他人的知覺  (Cohen et al., 1999)。學生的地位問題會衍生學習問

題  (Cohen et al., 1999) 。地位高的學生因較有機會與同學及教材互動,因而表現更好;地

位低的學生則因較少接觸教材或參與活動而表現差。因為,主動的認知涉入  (cognitive 

involvement)是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  (詹志禹,200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沒有積極參與,

則訊息就不易被處理與保留,學習效果必然較差。易言之,學生間地位的不平等將使他們參

與機會與參與程度不均等;而參與的不均等將導致學習結果有落差。

針對小組內因地位不平等而導致學習不均等的問題,Cohen et al., (1999)  提出兩項策略予以

解決。一是使用多元能力作業  (multiple-ability  task);另一是在合作學習中,公開指出低

地位學生的能力  (assigning  competence  to  low-statusstudents) (Cohen, 1994)。此

外,筆者根據教學經驗,認為透過輪流或任務分工來完成作業也是可行的方法。



原文發表於:鍾昌宏輔導員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