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循環系統—利用撲克牌遊戲心臟病、排七

活動的進行是以講解撲克牌遊戲如何進行循環路徑的教學,參與活動夥伴都必須認真了解遊戲如何進行,隨著三個階段由基礎到進階,以更能記熟路徑。

夥伴回饋:
  1. 有夥伴認為因為自己必須一直處於專注狀態玩遊戲,學生必定也會是全神專注在遊戲過程當中。
  2. 建議在第一階段的活動單上,體循環和肺循環必須接合在一起。
  3. 有夥伴希望在撲克牌上循環路徑分別再加上數字1,2,3等,加強幫助學生記憶,但有夥伴認為這樣過於簡單,因此綜合兩者,我想加上數字1,2,3的版本可以提供給特別需要補救教學的學生,也就是低成就的學生學習,或許會比較適合。
  4. 相當感謝夥伴提供另一種心臟病的玩法,激盪更多樂趣。
  5. 在撲克牌顏色上,有夥伴建議可以將充氧血、缺氧血的循環特別用不同顏色區分,無形中增加學生印象。

自我回饋:
在進行此活動前有先讓學生試玩,發現學生可以很快進入遊戲狀態,但給老師玩的話,會有些規則無法立刻了解,因此覺得會許可以再讓規則簡單一些。

By 四箴國中 林雅姿老師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利用簡單小實驗或小影片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分享討論內容:
  1. 使用留言追追追部分影片內容剪輯撥放
  2. 利用逛街時,採購實驗相關素材
  3. 參考科學補給站小實驗
  4. 可參考公視成語賽恩思
  5. 利用youtube收集趣味科學小實驗影片
  6. 地科岩石可使用跑台方式,使學生更加認識
  7. 教導聲音(第三冊第三章)單元前(第二次段考範圍),可於之前單元(第一二章)請學生念課文,並施行錄音,於聲音單元拿出播放,讓學生藉由錄音內容辨識是那些學生的聲音

By 龍津國中 陳嘉宏老師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自然科補考該怎麼考

落實多元評量:
  1. 採申請制,領域成績未達及格學生向教務處申請,教務處彙整名單給任課老師。
  2. 由任課老師自行評量→實作,例:生物科顯微鏡操作、以心智圖整理該學期學習重點….完成作業方式。
    • 領域教學研究會可討論統一評量方式或各任課老師依學生個別差異給予不同評量內容。
    • 學期結束前任課老師可向學生說明補考內容,以利學生練習準備。
  3. 給學生一段時間,時間內完成補考即可。
  4. 通過率超過五成。

傳統紙筆測驗與多元評量並行:
  1. 集中考試,由教務處或各領域老師監考。
  2. 事先公告題庫,從題庫挑選題目進行紙筆測驗。
  3. 抄寫課本重點整理,依規定時間繳交。
  4. 訂定紙筆測驗及多元評量成績計算比例。
  5. 傳統紙筆測驗通過率未達五成。


從源頭解決,降低未及格人數:

  1. 定期評量與平時評量成績比例分配。
  2. 定期評量出題難易度控制。
  3. 平時成績,落實多元評量。
    • 訂定評定項目比例,例:紙筆測驗、態度、實作、作業、出席率…等。

By 萬和國中 翁靜文老師

光學

凸透鏡成像的簡圖(包含成像性質與成像位置)


凸透鏡成像的裝置


如何看見光「線」:
利用雷射筆(綠光為佳)照射空氣(越多懸浮顆粒越好)或者水(添加些許肥皂)即可觀察到光線(廷德耳效應)


如何介紹三原色光的混合:

使用OFFICE軟體內件的調色盤來介紹三原色光的混合


電腦螢幕 RGB 系統與印刷 CMYK 的差異:
電腦螢幕包含CRT或LCD都是利用光的三原色以不同比例的亮度來顯示各種顏色,但是印刷的三原色則是利用青色(吸收紅光,反射綠藍光)、洋紅(吸收綠光,反射紅藍光)以及黃色(吸收藍光,反射紅綠光)。

利用彩色濾光板來進行光與色彩的教學:
使用投影機、智慧型手機或平版電腦來展示下列各色塊或圖形,並且輪流利用紅綠藍三色透明板來遮色



三色光與視覺暫留的負片後像關係:
人眼視網膜上的三種椎狀細胞可以感應三種不同的色光,當視網膜某部位受到紅光持續刺激時,最後會造成感覺疲勞,當白光(紅綠藍)照射到該區域時只剩下綠光與藍光的刺激,紅光已經無法感應,導致原本白色的部位變成青色(綠藍光的混合光),因此稱紅色的互補色為青色,同理,綠色的互補色為洋紅色,藍色的互補色為黃色



相機鏡頭成像:

有些課本上都會說相機鏡頭的成像是縮小倒立實像,但是有些特殊的鏡頭(微距鏡)是可以達到等大(甚至放大)倒立實像,因此應該更正內容。

手機或電腦螢幕為何會有藍光:
日亞化工的研究推出了以藍光發光二極體為主的 WLED 由日本人以『藍光 LED 加磷光劑』的技術來克服發光二極體本只能發出單色光的窘境,日亞化工以藍光 LED 與螢光粉產生黃光來讓眼睛『感覺』看到白光,不過也因為發光二極體本身的特性造成在 WLED 底下藍光的能量最高。

當 WLED 的白光讓您的『眼球錐細胞、桿細胞加大腦』感覺到一樣白、一樣亮的時後,事實上你的眼球會從 WLED 接收到相對較高的『看不見的藍光』能量,這也是維基百科上說的缺點『許多 LED 有過藍的問題,只要少量藍光就可以讓人有精神,這在白天是好事,但是並不適 合在夜間使用。

網路上的資料好像都沒有醫學研究過量的藍光對於眼睛傷害的學術資料,只有找到幾篇關於藍光對於眼睛的報導,因此到底藍光對於眼睛有沒有明確的傷害目前不得而知。

http://mobileai.net/2013/12/27/why-led-blue-eyes-would-have-hurt/

By 崇倫國中 陳明儀老師

戶外教學

緣起:因為自己喜歡爬山,現在已爬了 62 座百岳。全家也因小孩喜歡爬山,已爬了 6 年,覺得小孩在大自然中有許多收穫,因此基於好東西要跟學生分享的心情。又加上看到新竹光武國中推廣戶外探索課程的感動。所以在 2014 年有帶自己的導師班爬雪山東峰及雪山圈谷。

以下是大家提出的問題及大家與我的分享
  1. 安全:在人力許可下要盡量安排。以爬山來說,要有帶領及押後的老師及幾位協助處理臨時狀況的家長或老師。急救箱一定要帶,護士如果可以隨隊就更好了。另外訓練同學互助也是很重要的事。
  2. 時間:我是利用六日爬郊山,雪山則是用會考結束後的四五六 三日。也曾利用一天爬合歡北峰,把課調一調集中在同一天,就出發了。
  3. 解說能力:其實我覺得現在學校已經太多知識性的內容,我覺得小孩缺的其實更多的是:感受。如果單純的定位在陪學生去體驗大自然,或許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給自己。另外也覺得在爬山中,孩子的耐力持續變強,自理能力也提升了,更不用說在資源缺乏的山中,連水都是異常珍貴的,更能體會人真正所需的其實沒那麼多。學到的真的是很多面向。
  4. 成員來源:可由導師班開始,或者是用社團、科展的模式,找到想爬山或戶外教學的人員。
  5. 經費:由學生分攤,或申請經費,似乎教育部有專案支持。我自己的雪山之旅則是有熱心家長去向企業募集爬山基金(協助中低收入戶參加),結果平均下來的費用大幅降低。
  6. 教材:如果可以結合科展或童軍活動,持續的推展似乎是可行的方案。另外針對每個地點的特性,也可以發展相關教材,歷史、人文、地科、理化都可以結合進去。
  7. 地點:或許先從附近的小山或郊山開始。
  8. 成效:有老師在問,不知效果如何?我自己覺得,有效,這是從孩子的回饋中可以得到的感想。另外我也覺得許多影響不是短期看得出來,有些需要許多年後才知道他的後座力。我的一位學生因戶外教學而參加他們高中的天文社,不知這算不算是一種成效?
  9. 困境:萬事起頭難,現在的戶外教學流於較淺層的參觀或外包給旅行社的模式,雖然較輕鬆安全,但學生的收穫似乎較有限,如果老師願意做些改變,或許較辛苦,但學生收穫可能更大。也或許野心不要那麼大,從一天的戶外活動做起,累積足夠的人與經驗,或許可以開創出一條教育的新路出來。
討論後的一點感想:

現在的課程設計,其實都過於靜態,對男孩來說都不夠動態也不易消耗他們過多的體能。另外,學習也過於智育,而少了德體群美等四育,戶外教學或許是一條可以努力的方向。新竹光武國中推展溯溪、登山、騎腳踏車 的戶外課程,成效良好。

曾遇過一位第一屆戶外課程的光武畢業生(一起爬山),聽他說因為很過動,小學常跟外面的混混一起玩,後來因為光武國中有戶外活動的課程,逐漸地就拉回正軌,也無形當中訓練了互助合作領導等各項能力,現在已從台大畢業。

更聽說他們六七位老師就帶著一百多位學生(法拉第少年),騎腳踏車環島並至偏鄉教學(國中教國小),真是令人佩服,雖然知道這是他們經過長期耕耘,集合一群有理想的老師並從國一就培訓,師生都花許多時間、精力才能有這麼豐碩的成果。但還是心生嚮往之,希望能有機會也能帶給自己學生這麼豐富的教育內涵。

By 四育國中 陳旭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