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教研中心臺中一中陳光鴻老師表達力課程
1.要想教學生表達,自己也要突破安逸的舒適圈去練習表達。老師的「身教」本身也在教導同學如何聆聽、如何討論,以及適切地表達。
2.黃金圈:Why—How—What,先從Why的問題出發,這是教育哲思的部分,光鴻老師提問:「為什麼要教學生表達?」小組討論1分鐘時間,將結論寫在海報上,發表的時候必須照著寫在海報上的文字逐一念出來。這邊光鴻老師藉由參與研習的分享,提醒大家要避免負向表列的敘述。
3.概念的四個類型:關鍵概念、核心概念、附屬概念、迷思概念。趕課的情況下,要刪去什麼不教?刪除之後,一定要教的概念是什麼?針對你要教的概念設計提問,光鴻老師請大家隨便找一個單元,以小組為單位把該單元的核心概念寫在海報紙上(有使用倒數計時器投影出來,讓大家明確地知道時間)。
4.教與學的歷程:體驗、不懂、想學、學會如何學、後設認知、後設檢證、自主學習(後設認知跟後設檢證接近「反思」的內涵)。
5.要把自己貼在自己身上的負向標籤試著拿掉(覺察之後,試著練習)。這邊有老師提問如何區分「謙虛」與「負向標籤」,光鴻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有同事或伙伴跟跟你說「你教得真的很棒!」,初任老師會說「沒有啦!是….(解釋)」,但是教了幾年的老師就只會說「沒有啦!」,沒有後面的語句了,把謙虛「極致化」,學生也跟著「謙虛」起來,學生會從老師身上學表達的。
6.請老師念出講義上有效聆聽的九項技巧「標題」。光鴻老師在此請老師實際練習「換句話說」的技巧,再示範提問融入4F 的問題範例:
(1)回想你這週的某一節課(人、時、事、地、物)。
(2)你對那一節課有什麼感覺?
(3)你在說出這個感覺之後,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4)你有想要在下一節課改進的地方嗎?
7.例子--老師的提問:「交流電是誰發明的?」
回答1:「愛迪生。」師回:「錯!」
回答2:「法拉第。」師回:「錯!」
回答3:「安培。」師回:「錯!」
我們一直在為學生貼負向標籤,各位有察覺嗎?(對在場教師既有思維的衝擊)
8.表達力的增進:GBEP(Good, Best,
Excellent, Perfect)
我告訴你,你現在是B,這樣是不夠的,你要告訴學生,怎麼做可以到A。(這就跟老師向學生說:你要把考試考好是不夠的一樣。)
9.有關講義上九項「有效聆聽的技巧」,你這個星期天天有做到的打O,天天都沒有做到的打×(給自己的自省)。光鴻老師提問:「你沒有打○也沒有打×的項目,你為什麼那個地方沒有做記號?」、「下星期,你天天要針對這個沒有做記號的項目改進,你準備怎麼做?(在此有請老師重述問題,確認老師的理解)」
10.有關上面的活動,一定有人是9項全部做記號的!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光鴻老師特別說明這裡是「教學設計」上要注意的地方,學生有沒有留白或選擇權?學生會不會問:「如果不是『天天都做』要怎麼做記號呢?」可以多一句「偶爾做得到,偶爾做不到的打三角形。」
11.老師們聽過哪些課程設計的方法?例如UbD,是重視學生體驗的一種教學設計。
13.簡報做法:先有「故事」,再做簡報,字的大小要隨場地而調整(大,很重要)。
14.豆漿基因改造黃豆不得多於5%的例子,是數量不得多於5%,還是一顆黃豆改變的基因數不得超過總基因數的5%,還是?(生物老師會覺得很有趣的例子)
15.影片:I.D.E.A固定思維vs成長思維
影片是承載問題設計的媒材,可以用4F 或ORID的方式設計有層次的提問(Fact—你看到什麼圖?你看到哪一張圖?….),一般提問設計到ORI,進入到D的層次比較難。
16.一連串的活動後,對在場的老師是很強烈的燒腦與跳出安逸狀態的頭腦風暴,有老師問說「我們可以變成這樣子的老師嗎?(「這樣子」應該是指有表達力?」)光鴻老師的答案是:「Y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