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學校課程評鑑】范信賢講師 2022.9.30立人國中

        這兩次領召工作坊的主題都是「課程評鑑」,雖是自九年一貫(甚至更早以前)就已出現的概念,或許是學校內組織文化所致,現場老師對於「課程評鑑」各自有不同的詮釋、見解,先思考以下問題:

  一、課程評鑑是評鑑課程,還是評鑑老師?(課程評鑑的對象)

  二、教師對於課程的想法,是必須忠實呈現教科書中所有的內容(以專家編撰的內容為主體),還是將課程視為設計者與學生開創、協調、整合的結果?(課程為社群設計者的作品)

  三、課程評鑑的意義是去勾選1-5得幾分(單純走個流程),還是有協助課程發展與修訂的功能?如果學生在接受評量後知道自己哪裡需要改善,那課程評鑑應該也要有相應的功能。

  四、課程評鑑的規準要很多嗎?如果不需要具備「研究的完整性」(涵蓋每個構面),那我們可不可以根據某些原則,轉化出適用自己課程評鑑的規準?

  課程評鑑與課程發展是一體兩面的概念,要先有課程發展的歷程,發展出的課程方可成為課程評鑑的物件,當前看待課程發展與課程評鑑,重視課程設計者的參與、對話,讓課程中呈現的課題,讓學習者具體感受到能解決人與世界的問題,發現意義價值;課程評鑑則讓社群成員更有課程意識的「觀照」課程,不但匯聚眾智,又能有根據的判斷結果,從一個個案例、經驗中,歸結出某些我們看重的原理、原則、概念。

信賢老師跟與會老師的對話

  公開授課可以做為課程評鑑的一部分嗎?在TDO模式的觀課前會議,觀課者通常會與教學者討論觀察焦點,也是教學者希望觀課者協助發現、紀錄的地方,社群轉化出的課程評鑑規準若能與觀察焦點結合,則公開授課紀錄本身即可做為課程評鑑的資料證據來源,在現場教學的老師,若能將這兩件事視為課程實施的整體看待,操作上的焦慮、負重感或許小些。

       那麼,在學校裡該怎麼具體實踐課程評鑑呢?信賢老師提出「分階段、擇重點、尋轉化」原則,以自然科學領域為例,「分階段」指的是我們「這次」(不可能一次看全部)的課程評鑑是看部定課程,還是校訂課程?要看國一,還是其他年級?如果看國一生物,要看哪一章?還是哪一節?這個課程目前發展的樣子是?決定評鑑標的後,再去想這個部分我們課程評鑑的目標或是課程實施上遇到的問題、想達到什麼狀態(有意識的決定標的)。「擇重點」可由《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實施課程評鑑參考原則及其附件》、《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中的課程品質發展原則或相關指標,決定這次課程評鑑的重點,是要看課程設計呢?還是看課程實施?還是要看課程效果?「尋轉化」則參考前面的文件,針對我們要評鑑的課程轉化規準進行敘寫,思考每個規準要蒐集哪些證據以檢視達成程度。所有的課程實施,要能確保與持續發展學生學習的成效;所有的課程評鑑,要能回望課程實踐,使其具有實際的效果,進而達成永續的課程知識管理觀。信賢老師舉某個小學期末分享應用「3-2-1原則」進行的課程評鑑,老師準備3個學生作品(課程效果)、2個支撐學習的資源(課程實施)、1個課程設計上的修訂(課程設計),當自己準備好自己課程評鑑的「版本」,教師與教師之間就有不同的版本可茲對話,而不是單純的聽別人說,再用Jamboard線上寫下對教師發表的鼓勵、覺得做的很棒的地方,完成自評與他評歷程。

課程評鑑報告架構
國小課程評鑑作法實例
課程評鑑指標的轉化

  實地教學時,教師一定要自己時時反思:「應用這些教科書提供的素材,背後究竟要教什麼?」我們是教「畫線、重點、這會考」、「講光抄及背多分」,還是深刻體會與理解學生必須整全式建構出的知識、技能、態度,進而在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達成我們設定的課程目標(期望的學習結果),在知識、能力、經驗、行動各個節點與節點具系統邏輯的串連下,助益孩子經驗的拓展與深化?課程評鑑像鏡子,具備幫助我們照見課程樣貌的功能,信賢老師以「意義驅動、敏捷可行」提醒、期許我們讓課程評鑑在校園中落地、紮根,慢慢站穩腳步,有理念、有方法的實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