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9/26 到豐原國教院參與30小時的研習,以下是我的研習心得(上)。
1. 教育部政策宣導(黃茂在) :介紹十二國教課綱的目標,及在外來教育上的課程規劃。
喜歡這個:『自發、互動、共好』的概念。之前就被預告,新課綱的生活科技將從自然領域中獨立,授課時數會減少。而且彈性課程還不能用於學科,得著重在探索 課程或社團活動…等。自然課程將會怎麼走?我認為理化實驗也是探索一部份,搞不好~或許因為這樣,未來會更多重視實驗或小型探究、專題。讓理化從”傳統學 科”會變成”術科”呢!
2.學習共同體之理論與實踐(林莞如) :介紹合作學習與學習共同群體,公開觀課及議課是未來的走向。
莞如老師最喜歡的身份是biotop的皮卡彎,這也是我最熟悉她的身份。在此之前已經見過多次,但從為札實地聽她演講。莞如老師用溫柔與堅定的方式分享合 作學習與學習共同體的實務經驗,也分享去日本觀課的經驗。對她的細語印象深刻。老師教的好,以柔克剛,不需擔心上課討論聲音大。之前不懂觀課,以為是評鑑 老師,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透過這場分享,對觀課備課與議課也更深刻了。藉由分享討論讓我們討論學習共同體,『學生要學習共同體,老師也 要學習共同體。』、『上課是有意義的學習,下課就會安靜,若上課忍耐,下課對學生來說就是解脫。』她的幾句話直到現在還令我深受震撼,反思學習中。
3. 國民教育輔導團之定位與功能(趙育興):『如果去宣導被嗆被質疑,會如何做?』拋議題讓夥伴討論並分享。
這是很有趣也很實際的議題,不是考輔導員機智:『這位夥伴很有想法,推薦來到輔導團。』也不是要讓輔導員與臺下老師辯論,而是讓大家順便思考”輔導員的角 色”。 輔導員其實只是代為宣達,不必硬碰硬!如果是政策性的問題,不要孤軍奮鬥。帶著長官,難題由長官解,或著是記錄下來代為轉達。另外也容許不同的聲音,會質 疑的老師其實也代表有話想說,留幾分鐘讓他說一下。『做別人的工作,學自己的功夫。』或準備一些活動,讓他們專注。或是用轉化的方式,雖然是這個題目,但 我們轉化成我們擅長且想講的東西。我喜歡高雄團的方式,強調是為老師們服務,他們會低姿態,會讓老師知道他們是來支援、服務,也難怪高雄團能獲得卓越團 隊。輔導團是服務的,並不代表我們是高高在上。所以態度要柔和,不要太硬。
4. 教學創新與資源運用 1以探究教學為例(曾秋雲):鑽木取火實作與探究、綠豆湯與天氣教學設計分享
秋雲老師從鑽木取火的實做對取火的歷史演進就行探究討論,全場絕無冷場,收獲與趣味多。她並將歷年的科學實作放在網路上,將課程內容無私的分享。也以綠豆 湯為實例,教大家如何應用在水的三態與天氣的教學上。操作鑽木取火教具過程,我也學到人生哲理,『慢慢來,順著節奏不要急,穩定之後再加速。太急轉到底就 會停,不必到底,它會自己再迴轉回來……』上課老師時,老師自己覺得好玩,小朋友才會覺得好玩,秋雲老師親身示範她的教學熱情與對科學的狂熱!
5. 網路資源介紹與應用(黃紹維):介紹素材資源、社群資源、線上學習與雲端服務
分享很多資訊應用,為了這一堂課,他也從FB上討論去了解要在這一堂課跟老師們分享什麼,一夜之間獲得30多個回應,實際應用社群與網路的魔力。對其中一 段許芳宜TED的影片最有印象。『我們不知道的東西並不代表對全世界的人沒意義。這只是代表我們是井底之蛙。』他教我們如何透過網路跳出井底,分享很多網 路資源,教協作平臺與線上簡報、教以圖搜圖,有很多我還不會的技巧。最有感觸的是這句話:『不只取用,也可以供應。』我也從取用,慢慢轉為供應,在網路上分享教學經驗!我認為,取用是學到招式,而供應能夠提升內功!
續篇請見:103年國教輔導團自然領域初階研習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