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融入教學基礎應用篇
講師:林雋秀老師
目標
探討如何將教學專業與數位技術結合,思考:
數位工具如何突破傳統教學限制,帶來不同的教學模式。
在數位進入校園後,老師如何在不增加過多負擔的前提下,善用數位工具。
上半場:平板在教學上的應用基礎
1. 簡報媒介的轉換
傳統電腦簡報 → 平板簡報
優勢:
教師可走下講台,與學生有更多互動。
提供更靈活的數位操作,突破傳統授課的限制。
2. 平板的角色定位
平板不只是手機的放大版,而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工具。
傳統教育較少教我們如何運用數位學習,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平板在課堂上的定位。
3. 任務設計結合數位工具
拍照應用:
使用相機拍攝生詞或學習重點。
進入編輯功能,可:
手寫文字、用套索工具移動字詞。
套索圈選後,變更單一字的顏色,強調重點。
照片應用於教學:
拍攝學生作品,進行分享或討論。
拍攝板書紀錄,方便課後複習。
收作業方式:
學生拍照上傳。
或直接將照片投影到大螢幕上展示。
4. 投屏操作方法
控制中心 → 雙螢幕 → 螢幕鏡像輸出(需網路與觸控螢幕)
Apple TV:
透過接線投影,不依賴網路。
仍需到控制中心進行鏡像設定,並輸入 Apple TV 密碼。
搜尋「iPad 投影」,安裝電腦端投影軟體。
⚠️ 小提醒:若投影異常,先重開機!
下半場:進階應用與課堂實踐
1. 技術 vs. 教學
技術本身不是目的,重點在於如何融入教學設計,讓課堂更有效率。
2. 播放 YouTube 影片
投影時若無法播放影片,可改用 網頁版 YouTube。
注意影片是否涉及公播權問題。
此方法必須使用網路。
3. 善用搜尋功能
螢幕中間往下滑 → 搜尋
例:輸入「1 美金換算多少台幣」。
搜尋「備忘錄」後,點右上角紙張 icon 建立新備忘錄。
4. 注音鍵盤小技巧
長按注音鍵往下滑 → 顯示對應的數字或符號。
不需切換鍵盤即可輸入標點符號,非常方便!
5. 語音輸入筆記
點擊鍵盤上的麥克風符號 → 將語音轉換為文字。
活動設計:課程結束時,請學生以語音輸入方式,總結本堂課的學習重點。
iPad 的機器學習功能會隨使用次數提升準確率。
6. 查詢與多語設定
在備忘錄中雙擊詞語 → 查詢字詞意思。
可在「設定 → 鍵盤」中切換至英文鍵盤,方便進行英語查詢或輸入。
7. 文字朗讀功能
路徑:設定 → 輔助使用 → 朗讀所選範圍
將備忘錄中的文字選取後,iPad 可直接朗讀內容。
📌 任何 iPad 可框選的文字,都能使用朗讀功能。
8. 分割畫面
同時開啟兩個應用程式,進行多工操作:
例:左邊顯示筆記,右邊顯示瀏覽器或教學素材。
搜尋「分割顯示」學習設定方式。
9. 圖形自動修正
畫出圖形後停留片刻,iPad 會自動修正圖形。
可應用於畫座位表、表格等教學工具。
10. Airdrop 收作業
不需網路即可直接透過 Airdrop 接收學生作業檔案。
結語
數位技術的價值,在於帶來新的教學靈感。
過去覺得複雜或無法完成的事,現在透過平板可以輕鬆實現。
核心理念:讓技術服務教學,而非成為老師的額外負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