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2K251031_輔導員增能-鯨豚分類認識


講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 姚秋如博士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海保中心
講座紀錄:
鯨豚:經歷了5千萬年演化歷史,為了能適應在水中的生活,身體變成流線型的外型、前肢也特化成槳狀胸鰭、後肢退化在體腔內、外生殖器藏在體內、外耳殼消失,都是為了讓他們在水中減少阻力。鼻孔上移至頭頂是為了讓他們在水面上方便換氣。演化到目前世界上有94種,台灣周邊海域就曾出現32種,所以台灣是個鯨豚多樣性極高的絕佳觀測點。

外觀上除了常見的鰓裂以外,可從尾鰭判斷:尾鰭是為了解決呼吸的問題。
魚類尾鰭:垂直
鯨豚尾鰭:平行(往上游到海面呼吸),跟人類不同,小孩出生是尾巴先出來,因為要先學游泳浮到水面才能呼吸第一口空氣。

一、鬚鯨-體型較大,物種多樣性少,四科15種,鼻孔有兩個,沒有牙齒,但上顎有兩片鯨鬚版片,左右各一,像掃把一樣,可將食物過濾出來,把水排掉,屬於濾食性,ex.藍鯨30公尺170公噸。
1.露脊鯨right whale:擁有最長的鯨鬚版片(最長可到4公尺),及幾近體長三分之一的大頭,吃東西方式:打開嘴巴揩油skimmimg,只要張嘴慢游,食物隨著水流進到口腔而被濾食。油脂厚度可到40公分,所以死亡後會浮在水面上,傳統愛斯基摩人將其油脂拿來當潤滑油,將鯨鬚版片(成份為角質),拿來當塑膠澎澎裙的支撐骨架。
2.灰鯨gray whale:全世界只有一種,分布在北太平洋,農夫型,會吃海洋底層土壤中的浮游生物,所以身上會有寄生物附著ex.藤壺,賞鯨活動起始的物種
3.鬚鯨科:具有喉腹摺,鯨吞時一口吞下海水,海水從喉腹摺過濾出來,背鰭小小的,游速快,鯨鬚版片短短的,ex.座頭鯨(大翅鯨),掠食時,會輪流由下往上吐泡泡編織一個暫時的漁網,將沙丁魚群聚在一起,所以會群聚合作覓食。


二、齒鯨-體型較小,但物種多樣性較高,鼻孔只有一個開孔,牙齒很小,掠食性會追捕獵物ex鮭魚、海豹,甚至某些虎鯨愛吃鬚鯨的舌頭,
1.抹香鯨科:雄性體型可長約18公尺,雌性體型約12公尺,一般來說鯨魚出生後會在媽媽身邊待八個月,但抹香鯨可能在媽媽身邊待到十幾歲,姚博士戲稱:媽寶。是潛水高手,舉尾垂直下淺,順便大便排空,棺材頭,鼻孔在側邊,換氣噴氣45度角,只有下顎有牙齒,上顎無功能,喜歡吃頭足類ex.魷魚,用吸的方式進食。
2.小抹香鯨:2.5 or 3.5公尺,個性膽小,受到驚嚇會噴出紅色糞便。
3.喙鯨科:下顎非常發達,雄性下排兩顆牙齒像獠牙,喜歡吃頭足類。
4.海豚科:black fish黑鯨類ex.虎鯨(殺人鯨),因為聰明,最常被人類養在水族館表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