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共備工作坊

[ 科學是個很長的故事,媒體要的只是快門一瞬間 ]
10中的共備工作坊邀請中正大學黃俊儒老師來帶領大家將科學媒體轉化成教學課程。
上午黃老師深入淺出的跟大家分享科學媒體的原理及誕生來解構科學媒體,下午則利用現有媒體資源作為素材,設計具批判思考的教學課程,一整天真是太精彩了,讓所有的老師不虛此行,收穫豐富 !

數學是科學家寫的最美麗的詩
--科學預報的原理以及理想的預測模式為何?
以氣象為例說明:數值預報模式,氣象發布流程及詮釋方式,點出台灣氣象預報累積的資料不過50年,而且我們沒有環繞台灣四週的海面上資料因此預報是一種詮釋方式,其真實的科學是否一定如此,無法肯定,只是透過不斷建立模型的過程發現某些數學法則離科學最近故用此理想模式預測。   
--接著以新聞的產生過程說明-科學新聞的報導不準確是無能?還是無法?-科學發現是否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呢?

--常見的科學新聞的忽冷忽熱的現象
1.  媒體缺乏科學活動本質的理解
2.  媒體缺乏瞭接科學需要時間淬鍊-要謙卑小心的援用科學理論
3.  實例-
(1) 維他命C預防感冒、維他命C感冒沒有效?
(2) 微中子超越光速V.S.微中子沒有超越光速
4. 科學新聞中常見的謬誤
(1)產制性錯誤:推論錯誤、戲劇效果、名不符實、便宜行事、雙重災難
(2)知識性錯誤:關係錯置、忽冷忽熱、不懂保留、官商互惠忽略過程

--接著讓各組利用科學新聞解剖心法來針對一科學新聞文本或媒體進行以下檢驗分析
1. 新聞怎麼來---研究來源?數據來源?研究樣本?數量大小?
2. 媒體怎麼來---採訪怎來?翻譯怎來?抄來?湊來?被拜託?
3. 科學如何碰上媒體---記者如何挑主題?如何找上科學家?科學家為何願意受訪?

--將科學報導轉化教學活動(TGB)的設計原則
1. 設計工作單:設計科學問題、設計媒體問題、設計科學遇上媒體問題
2. 設計PPT:讓學生可以恍然大悟
3. 分享與評論

--最後透過各組腦力激盪各組分享許多超級有趣又深入的教學活動真是吸引大家的眼球啊!
1.可分解塑膠袋 賺錢又環保?             2. 喝茶到底是養胃還是傷胃?
3.關鍵時刻-食鹽殺嬰VS金屬鈉遇水      4.冰霸杯溶出重金屬?
5.手機電磁波致癌?                               6. 空污導致死亡率上升?



最後就是紛絲簽書會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